现实生活-资讯网网欢迎您!

用书写让妈妈“永生”,“厨房奶奶”的高光时刻

民生新闻 2020-09-11 14:39200

用书写让妈妈“永生”,“厨房奶奶”的高光时刻

  杨本芬。受访者供图

  番茄红色的封面、带着重影的书名、淡黄色的复古书页……拿到《秋园》的第一感觉是朴素。

  这本书比一般的书籍尺寸要小一些,内容却比想象中的沉。

  这是一本书写母亲的纪实文学。书中的主人公秋园,是生于1914年的“湘妹子”。作为一个母亲,她在艰苦岁月中操持着一家人的生活,历经时代变迁,饱受苦难却从未放弃。

  “作者下笔的温婉淡然和书中人物的命运之重,让我一度惊讶,这竟是一位初涉文坛作家的书稿。”出版人涂志刚回想起初读《秋园》时的感受。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本书是作者杨本芬花甲之年在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中完成的。

  在涂志刚眼中,这位老人是真正的写作者,她不仅是女儿和母亲,她在写作中直面自己的人生,直面家国历史,直面命运变迁。这也是他决定出版《秋园》的原因。

  厨房里诞生的8斤重书稿

  盛夏八月,在江西南昌的一个工厂小区里,记者见到了今年80岁的杨本芬。

  杨本芬穿着藏青色直筒连身裙加藏青色打底裤,脖子上挂着一枚寿桃造型的玉坠,温和的眉眼中藏着笑……如她笔下的文字一般温婉淡然,全然看不出书中那个因贫困而过早与秋园一起撑起家庭重担的女儿。

  动笔写母亲时,杨本芬其实没想过要成书。“只是太思念妈妈了,不想妈妈在这个世界的痕迹随着离世被迅速抹去。心里满了,就从口里溢出。”

  那一年,杨本芬60来岁,在江苏南京的二女儿章红家中帮忙带外孙女。写作于她,是一件从未做过的事情,她甚至没从事过和文字相关的工作——她种过田,切过草药,当过会计,最后在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的一家汽车运输公司退休。

  那几年,杨本芬与母亲在笔下“重逢”,四平方米的厨房成了她的“主战场”——厨房空间不大,一张矮凳加一张高凳就是她的写作台。炉子上炖着的汤是她对这个世界的家人的责任,白纸上流淌的文字是她对另一个世界的母亲不曾说出口的歉意。

  “我是从湖南逃来江西的,当时身上只剩一角六分钱,用八分钱给妈妈写了信,希望她能原谅我的不告而别。”说这些话的时候,杨本芬目光幽幽越过记者,陷入了回忆中。

  在小说中,那个饥荒的年代,秋园和之骅所在的村庄,人们经常食不果腹。丈夫仁受去世后,秋园决定让一直想念书的之骅出去读书,想给女儿寻个出路。

  之骅考取了岳阳工业学校,她高兴又难过。之骅知道,去读书意味着家里的重担得由妈妈一个人扛了。到学校后,她每个学年都拿头名,但读到第三年,学校停办。不想回到家里的之骅选择了逃,用最后的钱买了能买到的火车票,来到了江西宜春,就这样离开了乡土和秋园。

  “说来也奇怪,动笔后,过去那些模糊的日子就这样涌到了笔尖,抢着要被诉说。常常做着菜,就突然想起很多细节,我马上记在纸上,写不了几行,泪水就模糊了眼睛。”杨本芬形容自己仿佛在用笔“赶路”,重走了一遍长长的人生。

  厨房中的写作持续了两年,很多人被她一遍遍忆起,很多故事被杨本芬一遍遍写、一遍遍修改……写完有十多万字,稿纸重八斤。或许,这其中还有眼泪的重量。

  豆瓣8.9分!不仅仅是催泪

  2007年,《秋园》书稿完成后,杨本芬把它留在了南京,交给二女儿章红处理。两年后,女儿章红在天涯论坛开帖《妈妈的回忆录》发表这些内容。

  “有人看完说,这些普通人的历史如果不写出来,就注定被深埋。一旦写出来,它们就以这种方式永生了。”章红说。这让她看到了回忆录的时代价值——外婆的故事正是那个流离年代许多普通女性的真实写照。

  5岁的秋园,不谙世事,天真可爱,和父母兄弟生活在中原腹地的洛阳,喜欢在雨后的屋檐下光脚踩水,全然不知命运为她准备了什么样的磨难。

  17岁的秋园,在街上被年轻军官杨仁受看中,两人在洛阳结婚,又搬到南京生活。

  23岁的秋园经历了抗日战争。仁受带着她和5岁的儿子子恒迁往重庆,中途船停靠武汉时,临时决定下船回湖南老家。秋园的苦难生活至此拉开序幕。

  仁受纯良而孱弱,在老家先被堂弟骗光了积蓄,又常拿着工资去救济穷人,独独没钱给秋园持家。好在少时读过几年私塾和洋学堂的秋园被聘为小学老师,工资虽微薄,但也能勉强养活一家人。再接些缝补的活,也可补贴家用。这期间,之骅出生了。此前,秋园还失去了一个孩子。

现实生活-资讯网  备案号: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