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资讯网网欢迎您!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影视新闻 2021-03-26 15:4951

  普普通通的一日三餐,不仅提供营养,品尝美食更是人生一大快乐。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很多人领略了美食的魅力,不少人将这类影片视为下饭“神片”,吃饭的时候看更有食欲。

  其实30多年前的日本NHK电视台,也曾拍摄过一部关于美食的下饭神片。

  确切地说,这是一部关于食物、人类文明和全球史的作品——

  《人类以何为食:食物和文明的世界群像》

  《人間は何を食べてきたか 食と文明の世界像》

  类型: 纪录片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集数: 19

  单集片长: 44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这是一部由日本NHK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

  主创团队耗费巨资拍摄,跑遍全球行走50000公里,去记录世界各地的人们吃什么、为何吃、怎么吃。

  这部“舌尖上的世界”,以全球各种食物的起源为焦点,揭示食物与人类的关系。

  全片有6集,主题分别是 肉、面、乳制品、马铃薯、稻米。

  豆瓣评分9.0,口碑颇佳。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与大多数美食片不同的是,《人类以何为食》没有香味扑鼻看着让人垂涎欲滴的各式菜色。

  抛开华丽的辞藻和不实的滤镜,这部影片的画质和拍摄手法有着浓浓的年代感, 是一部“返璞归真”的美食纪录片。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对于擅长烹饪的国人来说,片中的食物绝对谈不上秀色可餐。

  一些古老民族的烹饪技法甚至更像黑暗料理。

  但这部纪录片所呈现的食物,却是最原始的状态。

  就像一个人卸下华丽的装饰,恢复原本的面貌,处处流露出拍摄者对食物朴素的感情。

  现代人大概正是由于对食物缺乏这种感情才造成大量的浪费。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这部纪录片的神奇之处在于,每一个看完的人都会对食物升起 敬畏之心。

  当食物的意义回归到生存层面,比口感更重要的是耕种和贮藏。

  通过简单的烹饪从而完成进食并达到最基本的果腹目的。

  巧妙利用食材的每个部分不造成任何浪费,这就是我们人类祖先的生存之道。

  例如德国香肠的传统制作手法,充分体现出对于食物的尊重—— 用尽每一部分而不浪费。

  秉持着这条重要的原则,香肠的品种异常丰富。

  在德国有超过1500种香肠,有着无法超越的加工技术。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由于德国大部分地区土地贫瘠、气温低,不适合种植作物。

  而用杂草和森林里果实喂养的猪成了最好的食物来源,秋天将猪肉做成腌制品和香肠来保存,才可以度过食物紧缺的寒冬。

  自古以来,猪肉不仅仅是一种食材,更是德国人的主食。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在德国,猪肉的每一部分都会被利用到:

  猪皮会做成香肠的外皮,肥肉混合到香肠的中部,精肉切走后剩下的部分做成香肠。

  而精瘦肉大部分会做成培根,除了眼珠和猪蹄以外,全部被使用。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和热爱猪肉的德国不同,在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区盛产小麦,

  那里的人们以 面包为主食,也创造出了各种吃法。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在这里,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做面包。

  不过大多数农家使用的不是烤箱,而是古老的 面包灶。

  做法也很奇特,先用柴火把炉灶内烧热,等柴火烧尽再放入面团,用炉灶内的余热去烘烤成面包。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面包的花样也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北欧作为主食的是从古代传下来的黑麦

  面包。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而亚洲人赖以生存的主食,就是我们熟悉的米饭了。

  世界上有106个产米国,大米供养着一半以上的世界人口。

  当泰国这样的大米输出国每年向世界出口着500万吨大米之时。

  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赞比亚、马里这些国家还在温饱问题中挣扎。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为了探究人类和大米的关系,摄制组走访了泰国北部山岳地带居住的阿卡族村落。

  阿卡族是源于中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看上去和云南少数民族完全一样,他们耕种和食用稻米的历史都十分悠久。

  阿卡族对稻米的尊重同样体现在物尽其用—— 稻皮做家畜的饲料, 稻谷壳用来洗锅,之后烧成灰归还田地。

  可以说,丝毫不浪费任何一个部分。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一年的收割工作完成,对于阿卡族人来说就到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候,这预示着新年的来到。

  彼时,大家会在田间地头聚餐,分享稻米为主的食物。

  虽然朴素,却也令人充满食欲。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红米饭是庆祝新年的食物,阿卡族最早开始种植的就是红米,因为它在贫瘠的土地也能种活。

  根据记载,最早传入日本的稻米也是红色的。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而糯米在阿卡族属于“神圣”的食物。

  只有在过年和播种时才会捣糯米,平时不可以随便做。

  因为糯米是拿来供奉祖先和神灵的。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在阿卡族庆祝元旦的宴席间,纪录片呈现的就是如此朴素的场景。

  毫无灯光滤镜的修饰,却让人感受到了席间的饭香和丰收的喜悦。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不得不说,生在气候宜人的东南亚是幸运的。

  对在沙漠中生存的游牧民族来说,食物的获取和保存都更困难。

  在这样的地方, 乳制品就成为补充营养最好的来源。

  有个成语叫“醍醐灌顶”,“醍醐”指的其实就是一种乳制品。

  醍醐是乳制品中最最精华的部分,跟现在的芝士很相似。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居住在沙漠中的贝都因人习惯把牛羊奶做成固体便于保存,看上去很像乳酪。

  不过,为了长期存放要放很多盐,所以整体口感偏咸。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而同样爱好乳制品的欧洲,在19世纪就开始大量生产芝士,如今机械化替代了人工。

  沙漠居民贝都因人做芝士需要4天时间,而现代技术只要几十分钟就可完成……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说到世界几大主食,当然少不了 土豆。

  虽然今天土豆多数时候成了零食,但在很多地区它依然是主要口粮。

  更重要的是在饥荒时期,土豆是挽救无数生命的珍贵食物。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土豆在16世纪末传入欧洲,但当时的人们认为它是“恶魔的食物”所以很讨厌它。

  但是200年后,在战争不断和气候反常的情况下,让人们克服饥饿的却是土豆。

  土豆是现今地球上最广泛种植的作物之一,从北极圈到赤道范围内的130个国家都有种植土豆。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你可能想象不到,甚至有人是靠土豆发财致富的。

  美国有个土豆大王名叫新普洛斯,他靠土豆赚钱的方法是:

  二战中把冷冻的炸薯条制作成军需食品,这种易于保存营养丰富的食物在战时尤其凸显其可贵。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今天,土豆的原产地安第斯山,它仍是不可或缺的主食。

  安第斯培植出的土豆多达数百种,有些外表看上去都不像土豆。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当地人将土豆冷冻干燥之后做成一种叫 “突如”的食物,用水泡软之后弄碎做汤料。

  土豆肉汤是当地人奉为珍馐佳肴的一道菜。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在土豆收成的日子,当地人收割土豆前要向大地之神举行感谢仪式。

  这是一种对食物的感恩之心。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对于安第斯人来说,为什么这种伟大的作物会在海拔4000米的山间成活。

  没有人能回答,但是土豆养育了这里的人们,让他们免于饥饿。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据统计,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人群。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吃”由于太过平常,总是让我们忽视它背后的意义,很多人已经遗忘就在数十年前,还有很多人日常是吃不饱的。

  这部朴实无华的纪录片以纪实的手法向人们展现了食物与人的关系。

  值得反思的是,我们在物质条件更丰富的今天,浪费已然成为常态,已经忘记需要“物尽其用”。

  而这部纪录片中的人们在土地上勤勤恳恳地种植食物,努力生活。

  这种简单的向上精神十分鼓舞人心。

  它让人们真正了解,生活中每一种平凡的食物是如何来之不易,

  这其中蕴含着智慧、辛劳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豆瓣9.0,比《舌尖》火得更早,它才是下饭片的鼻祖

现实生活-资讯网  备案号:

联系QQ: 邮箱地址: